九月初飛往美國舊金山,開始展開長達一個半月的攀岩之旅
我們搭的是大韓航空,台北飛首爾,再轉機到舊金山。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飛行與轉機時間,終於踏上美國國土。美國海關問題比較多,他會詢問你來美國幹嘛之類的(英文比較差的最好旁邊跟一個翻譯)。我們先是搭機場內部捷運(藍線)到租車中心領車,小曼跟我在現場又另外加保道路緊急救援服務
領車時不小心選錯車,想說只是租compact car等級的車款,怎麼各種高科技都有譬如說倒車影像及雷達(心裡暗爽),準備出去時被守衛發現車牌資料跟單據不吻合,原來只是誤會一場。
因為沒有裂隙鞋與接近鞋,所以打算先在舊金山REI採買裝備先,隔天再往優勝美地出發。晚上在小曼美國朋友家打擾一晚,小曼跟Suzuki san在外流浪攀岩很久,都沒有好好吃個正餐,看到豐盛的晚餐感動地都要流下眼淚,我則是在飛機上不小心吃了兩份晚餐,不覺飢餓。比較意外的是,Suzuki san六十來歲,食量居然不會輸我XD
原訂第一個禮拜行程,Tuolomne Meadow->Bishop->Tuolomne Meadow,行前Maurice推薦Tuolomne Meadow這邊風景優美,要去的話最好選在9月中之前,不然之後下雪封路就沒機會去了。
實際行程在Bishop那多去了Pine tree creek(小曼推薦),可以運攀也可傳攀,很不錯的地方
Tuolomne Meadow
9/6 Lambert Dome, crying time again , 5 pitch
with Suzuki san
第一天到Tuolomne Meadow直接去爬多繩距。Suzuki san很罩,我只lead 4th pitch 5.9,其餘都是他lead(註1)。前三個pitch我光是適應新鞋(TC Pro)就很崩潰,穿鞋跟脫鞋都在怒吼,後來才發現買太小,會磨到腳後跟(註2)。5th pitch 5.10a… bolt變得比較密,face面無裂隙,此刻真的感受到花崗岩face不好爬,take了幾次才爬完5.10a這段
註1.謎之聲: 2nd 會遇到橫渡,也是很恐怖的…還好沒fall
註2.在店裡試穿是沒辦法發現這個問題,TC pro腳後跟弧度特別大跟其他款岩鞋比較
9/7 Fairview Dome, regular route,12 pitch, 北美五十經典路線之一
With Suzuki san and 小曼
三人繩隊(two single rope),原本Suzuki 想帶兩條single rope同時爬,但1st pitch(almost 50m)就發現太重,馬上放棄。全程都是suzuki san lead,因為他lead最快最有效率。基本上難關都在前4個pitch,尤其是1st pitch的5.9 polished印象最深刻,我2nd就可以感受到它的難,這條路線的風格我很喜歡,動作豐富多元又有景色,缺點是爬這條很冷,這個季節爬,太陽根本照不到,確保到後來都要穿上羽絨衣,直到8th pitch比較靠近山頂才照的到溫暖的陽光。這條共花費10hour 包含approach time
9/8 Rest day , to Bishop , stay one night at buttermilk
9/9 Buttermilk boulder
第一次體驗天然抱石,由於在出發前一個月左手手腕外側肌腱炎,並未痊癒(倒拉會不舒服) 所以來這主要是觀光朝聖抱石聖地的心態,不會太認真拚路線,爬個V1,V2就很開心了哈,征服大石頭有莫名的成就感,但在完攀前mantel上大石頭有點恐怖(眼睛望下喵離地7-8米),儘管下面有抱石墊
Bishop還有一區更適合新手,叫happy boulder,但聽戶外用品店的店員說,這個季節去太熱,蚊蟲多並不適合。總之,如果有任何路線問題,店員都會很好心的跟你介紹。順便一提,有個app called “mountain project",美國各大天然岩場的路線資訊都有。
9/10-12 Pine Tree Creek in Bishop Day1-3
小曼推薦來Pine Tree Creek 傳攀,這裡有三條很精采的路線
第一條,Rites of spring,4 pitch, about 130m

我 lead 2nd pitch(5.9),結果不小多爬了一段3rd pitch的煙囪路線XD。難的部分是3rd後段跟4th pitch,不過對suzuki san 和小曼而言感覺是小菜一疊。今天比較印象深刻的反而是suzuki san雙繩垂降接繩節採用的是八字同向(flat figure 8)對接,印象之前在網路上有看到比EDK(flat overhand knot)強度弱不安全,資料如下[註3],看起來flat figure 8 在正確使用(四端拉緊,足夠繩尾,好的結形)下,比EDK容易翻轉和失效,但能承受的力量根據實驗數據看來還是超過人的體重許多?!。我跟Suzuki san說有疑慮,但他攀岩以來都是用這個方法接繩,他先下之後我看結形無異常就跟著下去,回去再跟他分享網路上的資料。
註3.參考資料
https://user.xmission.com/~tmoyer/testing/EDK.html
https://www.climbing.com/skills/preferred-knots-for-rappelling/
https://northeastalpinestart.com/2016/09/27/one-of-these-knots-can-kill-you/
http://rockandice.com/climbing-accidents/euro-death-knot-flat-figure-8-mysteriously-fails/
第二條 Sheila 5.10a

第一次爬到1/3,下雨撤退…回城鎮咖啡廳外曬裝上網,晚上吃美味墨西哥餐廳,安撫被路線凌虐的心靈?! 第二次爬fall了兩次爬完,這條路線的動作多元,hand jam,fist jam,layback和煙囪爬法都會用上,裂隙寬度從指寬到煙囪都有。
第三條 5.9 Pratt’s crack

這是小曼擅長的OW,所以我跟攀就好 哈哈,這條爬到後來發現整路動作幾乎都一樣,左側身體在裂隙裡面,右側在外然後右腳用toe-heel bridge的概念撐在外面
最後再來Po個美食,市區有好吃的餐廳,推薦在Bishop這裡多待幾天,不用急著回Tuolomne Meadow,Tuolomne也不錯但就是有點冷
9/13 Rest day, Go Mammoth逛戶外用店
敗了MSR reactor(遇到打八折XD) 部分岩鞋也在折扣中(7-8折)很划算,其實不用急得在舊金山附近REI買裝備,Mammoth or Bishop的戶外用品店說不定有更好的選擇跟價格

9/14 West Front, top rope練腳法
回Tuolomne重新鍊腳感,5.9 X1 ; 5.10ax2 ; 5.10bx1,腳後跟磨tc pro 好疼啊…

9/15, Stately Pressure Dome,West Country, 4 pitch
with 小曼
我跟小曼輪流lead, 3rd pitch 5.7 slab crux好可怕,在slab最怕猶豫不決,腳感會喪失,越不敢踩,最後選擇稍微動能出手抓到大裂隙,嚇死我,小曼還在下面跟我講話,但我無法回應XD 離前一個保護點約莫6m,一fall就是12m起跳…,不過跟另外一組人馬whitebook 5.6 slab runout 20m應該心臟算小顆。Descent有三條路,我們選擇暴露感最低相對安全的 bush walking , 花費約 1hr30m才到馬路,安全下莊,結束此次Tuolomne攀登旅程。